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27    次浏览
二.红楼梦是从秦可卿卧室通向太虚幻境之梦在《红楼梦》小说中,作者按照“天上太虚境,人间大观园”,天上人间相对应的架构,盛纳贾宝玉和十二钗演绎的那些风流香艳故事。“太虚幻境”是个“朱栏玉砌,绿树清溪,人迹希逢,飞尘不到”的仙境,幻境总管警幻仙姑,“司人间之风情月债,掌尘世之女怨男痴”,普天下风流女子的命运皆由这里播弄。“太虚幻境”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独一无二,显然为《红楼梦》作者独创;搞清这个在文学创意的文化来源,对于正确判读《红楼梦》作品和作者,都极为重要。笔者在《家住江南姓本秦——从秦亭山、秦太虚、太虚幻境的关系说起》一文中,论证了《红楼梦》作者独创的“太虚幻境”意境,与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(字太虚)作品意境之关系,以及秦太虚与洪昇及蕉园姐妹故园秦亭山下西溪园林文化的关系。判定《红楼梦》书中好多意境布置和细节刻画,之所以都与秦太虚诗词意境息息相关,乃是因为洪昇“拂衣归卧秦亭下,耻傍风尘学抱关”后,在故园秦亭山下当隐居的“惜花人”,怀金悼玉创作《红楼梦》的必然选择。该文发布后,网友聂桥发布了《可卿卧室为何要挂秦观对联》一文,对笔者的考证分析做了重要补充。文中正确阐释了《红楼梦》书中描写宝玉梦入太虚幻境前,在秦可卿卧室所见“海棠春睡图”旁秦太虚联语“嫩寒锁梦因春冷,芳气袭人是酒香”,与秦太虚《海棠春》词意境之关系,以及《海棠春》词与《长生殿·春睡》一折描写贵妃醉酒意境的文学关联。判定秦太虚《海棠春》词就是一幅活的“海棠春睡图”,其文学意境同时影响了《长生殿》与《红楼梦》创作。与聂桥先生文章几乎同时,网友姬健康也发布了《秦太虚·太虚幻境·洪昉思》一文,对太虚幻境与秦太虚及洪昉思的关系又做了延伸考证分析。文中考证了《红楼梦》关于太虚幻境的描写,与秦亭山智胜寺及吴山太虚楼的关系,详述了从宋代的洪迈,到明代的洪瞻祖,再到清代的洪昇,洪氏一族均深受秦太虚词的影响。《长生殿》中引用秦太虚词不止《海棠春》,秦观词中最著名的《鹊桥仙》,也全文出现在第二十二出《密誓》中,词中意境又延伸到了《红楼梦》书中。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可见,《红楼梦》作者一定要让宝玉在秦可卿卧室进入太虚幻境,去作香艳的“红楼梦”,是有极为特殊的文化寓意的。书中交代,宝玉因困倦要午睡,又不肯在挂着“燃藜图”的房间内去睡,秦可卿便将其带到自己的卧房中。卧房中摆满了赵飞燕、武则天、杨贵妃等帝妃所用的饰物,极为香艳妖冶。秦可卿卧室中最有代表性的陈设,乃是“唐伯虎画的《海棠春睡图》,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,其联云:嫩寒锁梦因春冷,芳气笼人是酒香。”历史上唐伯虎(明才子唐寅)并未画过此图,秦太虚(宋学士秦观)也没写过此联,那么《红楼梦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呢?原来,此图、此联都同一件历史典故有关,这就是“贵妃醉酒”、“海棠春睡”的著名典故。史载唐明皇登沉香亭,召太真妃,于时卯醉未醒,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。妃子醉颜残妆,鬓乱钗横,不能再拜。明皇笑日:“岂妃子醉,直海棠睡未足耳!”《长生殿》作者在《春睡》一出中,便使用秦太虚《海棠春》词,来描述贵妃醉酒娇憨沉睡的形态。秦太虚的《海棠春》原词为:“流莺窗外啼声巧,睡未足,把人惊觉。翠被晓寒轻,宝篆沉烟袅。宿酲未醒宫娥报,道别院笙歌会早。试问海棠花,昨夜开多少?”洪昇在《长生殿·春睡》一出中改写为:“【海棠春】流莺窗外啼声巧,睡未足,把人惊觉。(老)翠被晓寒轻,(贴)宝篆沉烟袅。(旦)宿酲未醒宫娥报,(老、贴)道别院笙歌会早。(旦)试问海棠花,(合)昨夜开多少?”可见《红楼梦》中的太虚幻境,就是《长生殿》中用《海棠春》词敷衍出来的秦太虚幻境。《长生殿》中如此使用秦太虚《海棠春》词来表现贵妃春睡,就成了《红楼梦》中所写贾宝玉在挂着“海棠春睡图”与所配联语的房间内,梦入太虚幻境的文学典故出处了,也是秦可卿卧房通向太虚幻境之文学寓意所在了。宝玉在秦太虚“海棠春睡图”及联语处梦入太虚幻境,这个太虚幻境的出处自然与秦太虚密切相连,故称之为“太虚幻境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宝玉的太虚幻境之梦,就是秦太虚《海棠春》词幻化之梦,是作者洪昇的《长生殿》梨园之梦。